导读:

“2020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印发《“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底,工业互联网与安全生产协同推进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工业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明显增强。一批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平台建成运行,“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快速感知、实时监测、超前预警、联动处置、系统评估等新型能力体系基本形成,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管控水平明显提升,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支撑和服务体系,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模式。”

《行动计划》围绕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打造新型能力、深化融合应用、构建支撑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重点任务,其中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是基础,建设新型能力是核心,深化融合应用是重点,构建支撑体系是保障。

而针对新型能力的打造,欧依安盾已将《行动计划》要求的具体内容融入到公司的技术体系中。本文将从欧依安盾产品技术体系角度出发,用实际案例解答,如何实现《行动计划》的要求及具体落实。
“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所需解决方案

一、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督平台

《“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指出:

建设快速感知能力。分行业制定安全风险感知方案,围绕人员、设备、生产、仓储、物流、环境等方面,开发和部署专业智能传感器、测量仪器及边缘计算设备,打通设备协议和数据格式,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态势感知能力。

欧依安盾围绕核电、化工、钢铁、有色、工业园区等重点行业的安全管理要求和特点,实现统一的“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网络监管平台。通过整合现有安全生产数据、平台和系统,构建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平台,提供行业级监管平台接入能力,实现安全生产全过程、全要素、全产业链的连接和监管,具备安全感知、监测、预警、处置、评估等功能,提升跨部门、跨层级的安全生产联动联控能力。

如何落实《“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插图

01安全风险快速感知

欧依安盾通过高精度定位技术实时获取人员位置信息,与重点危险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流程、危险源及危险区域实体位置分布等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并接入企业所在区域环境的重要信息,提供安全风险的识别、分级管理和监控。安全管控的重要设备如定位基站/报警器/摄像头/消防设备实现集成管控,通过3d建模精准标注设备位置。

针对在线监控和传感系统盲区提供动态感知手段,同时用于实时监控与培训素材采集,实现快速建设和无死角的安全监控。

02安全生产关键数据实时监测

工业设备、工业视频和业务系统实现融合云接入,平台快速连接高风险、高能耗、高价值设备和ERP、MES、SCM及安全生产相关系统,支持“智能巡检”及质量分析,实现安全生产关键数据的云端汇聚和在线监测。

欧依安盾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和深化网络化协同应用,实现关键设备全生命周期、生产工艺全流程的数字化、可视化、透明化,提升企业、园区安全生产数据管理能力。

如何落实《“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插图2 如何落实《“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插图4

03精准预测、智能预警、超前预警
 
欧依安盾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人员的违章与不安全行为提供预测、监控和即时报警推送,辅助安全管理者进行决策。融入风险决策模型,针对生产单位的隐患、风险管控状况进行智能分析,并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如何落实《“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插图6
04科学、精准和快速的应急联动组织

欧依安盾所设计的平台可快速开展安全生产风险仿真、应急演练和隐患排查,应急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提升应急处置的科学性、精准性和快速响应能力隐患排查/危险源检查等重点工作完成进度形成可视化排名,违章和不安全行为的分析结果自动告警,与数据支撑平台联动。

通过电子围栏实现非授权人员闯入的告警与振动提醒,重大危险源出现重大风险时,可快速通过平台选择所有报警区域范围内的作业人员通过定位标签卡中内置的振动与蜂鸣功能,持续向作业人员发出警报,撤出危险作业区域

危险区域中的作业人员遇到紧急情况,平台将自动推送求救人员位置信息给安全管理人员,锁定求救位置,定位与搜救时间可从20-30分钟缩短至10秒以内。

如何落实《“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插图8 如何落实《“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插图10

05全面的安全生产系统评估模型

根据人员轨迹追踪与实时位置功能,能够实现安全点巡检工作有效性分析,并实现违章多发区域及时段的点巡检路径与计划优化。针对危险源和危险区域的动态变化情况,通过3维模型构建实时、可视化的风险四色图,通过对重点数据趋势的大数据分析建模,形成综合安全指标得分,以此指导与优化整体安全管理工作。

针对平台的系统评估和分析结果,形成记录日志并为管理者提供统计报表与趋势分析。管理人员可根据平台数据统计揭示的当前重点安全问题进行个性化重点提示,形成经验反馈

二、“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数据支撑平台

数据支撑平台提供标准化数据交换接口、分析建模以及可视化等工具集,对接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平台,实现数据支撑服务。

欧依安盾的“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数据支撑平台,既是一个用于高效运转安全管理流程、收集和统计分析安全管理数据的信息化系统,又是一个以安全管理知识支持为基础、以知识自动抽取和智能选择供应为手段、以安全管理决策支持为最终目标的智能知识支持系统。

 

01安全管理领域数据支持能力

将系统内包括安全隐患信息、培训相关记录、安全操作规程、事故事件记录、危险作业清单、观察指导记录、安全措施库等各项数据,为事故溯源分析、隐患排查整改及辅助完善企业安全制度进行赋能。

 

02智能跟催能力

创新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安全生产监管方式,针对岗位内未完成的目标职责、未完成隐患排查任务、未完成的隐患整改等工作任务和审批流程,系统智能提醒跟催、督办,提升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

系统提供安全管理流程的自主可配置可扩展模块,企业可自主配置、自主扩展相应功能。

如何落实《“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插图12

03智能引导能力

塑造系统智能引导能力,减少现场事务性操作,特别体现在:一是危险源新增的结构化填写;二是拍照即可执行隐患排查工作。

针对系统内各类关键业务行为,提供自定义各类积分规则的能力,引导安全管理的方法和行为。

 

04风险数据库的智能迭代

现场各类隐患排查发现的问题以结构化的形式填写提交后,将被智能推送到风险数据库中,该信息可在办理危险作业票的流程中被调取。

打通“风险库”、“作业票库”、“安措库”、“培训模块”等之间的底层数据连接,支持智能决策。

 

05基于标准作业票模板库的作业票智能推送

系统将构建危险作业的标准作业票模板库,系统将根据作业的类型智能推荐标准作业票。

 

06行为安全管理——观察指导信息化

引入国际领先的人因安全绩效工具——观察指导模块影响组织机构内各个层次的人员的行为。

“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标准课程

 

本课程用于指导重点行业企业理解国家部委关于《“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要求,及提供标准化的咨询服务。

产品核心内容如下:

1.诊断企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问题,探寻解决方案

2.全面认识时代,开启“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思维

3.“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实践应用介绍与落地方案咨询

4.创新思维:重塑安全创新思维,开启安全模式改变

如何落实《“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插图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