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安全生产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度监管也逐渐完善,监管力度日益加大。随着广大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安全”已然成为保障广大人民幸福生活的最基本的需求。

但是,在这一形势下,安全管理水平无法有效提升成为制约企业实现稳健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部分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正面临着许多难以突破的瓶颈问题,比如:

  • 1. 人员违章屡禁不止,如何根治?

  • 2. 外来承包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如何有效管理和安全教育?
  • 3.安全的投入如何转化为经济效益?

  • 4.怎样才能突破瓶颈实现零事故?

  • ……

而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在近日的《安全简史》新书发布会上都被逐一揭晓。

揭示时代更替的趋势 ——《安全简史:从个体到共生》新书发布插图

9月26日,由欧依安盾安全科技公司与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安全简史:从个体到共生》新书发布会暨新时代安全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清华园畔正式揭幕。在揭幕仪式上,清华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李勇从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历程谈到安全工程的专业历史,分享了新书的价值;原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刘铁民先生则从中国安全生产的“持续向好、稳步发展、形势严峻”三个关键词展开,为观众解读了中国安全生产行业的真实现状,也用极高的专业视角与真实的生活故事,向在座的嘉宾分享了《安全简史》一书对安全生产管理研究与实践工作的意义;此外,盛景网联CEO刘燕、宁波大学先进储能技术与装备研究院院长阮殿波等知名企业家与专家学者,也以各自视角,发表了精彩开幕致辞。

揭示时代更替的趋势 ——《安全简史:从个体到共生》新书发布插图2

揭示时代更替的趋势 ——《安全简史:从个体到共生》新书发布插图4

活动以《安全简史:从个体到共生》的新书发布会为契机,邀请了安全行业的顶尖专家学者、企业领袖、政府代表作为特别嘉宾,出席圆桌论坛,共同围绕书中所涉及新思维、新概念、新方向,探讨新时代的安全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安全简史:从个体到共生》一书通过论证历史总是沿着知识加速生长的方向前进,描述了中国的安全生产管理可能面临的时代变迁与其内在逻辑。按照时代变迁的顺序,全书以个体时代、协同时代、共生时代的顺序叙事。个体时代,人类个体几乎不可避免的错误被当成了事故追责的主要依据,用生命进行付出的人类个体在缺少组织后援的情况下,承担了主要的安全生产责任,而组织却停滞不前,安全知识世界生长缓慢;协同时代,承认人类个体犯错不可避免,并且允许错误发生,不过安全生产责任由组织承担,组织因此获得持续改进的能力,反而使事故难以发生,安全知识世界随着组织的持续生长而生长;共生时代,物理世界基本不再发生导致人类个体伤亡的安全事故,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组织泛化成为快速生长的知识世界本身。因此,时代变迁的内在逻辑与源动力是知识世界的加速生长,它将帮助中国的安全生产管理有机会从个体时代快速跨向共生时代。

《安全简史》的出现,为当下安全生产的难题找到了全新的解决思路:一种方法是借鉴核电领域的理念,让人、知识和组织协同,安全管理进入“协同时代”;而另外一种方式则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让人、知识和人工智能共生,进入“共生时代”。前者有着成熟的实践经验可供借鉴,但实现门槛较高;后者看似遥远,但正如《安全简史》所言,欧依安盾业已将其变为现实,安全智能化的大幕正在徐徐开启。当然,无论是否选择上述方式去突破,时代更替的脚步,都不会停下,历史只会抛弃那些不能同行的后知后觉者。

揭示时代更替的趋势 ——《安全简史:从个体到共生》新书发布插图6

 

《安全简史》作者汤凯博士是人因安全领域的知名专家,安全智能化倡导者,清华大学本科、硕士、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高级工程师,核反应堆高级操纵员,宁波市泛3315人才,曾任核电站运行处副处长、清华海峡研究院人因安全教育平台主任、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主评估员,在核电站从事反应堆运行管理与安全研究工作十四年,2016年出版安全专著《重新定义安全》,2018年创办欧依安盾安全科技,拥有数十项发明专利,2020年出版本书——《安全简史:从个体到共生》。

说到此书的创作,它实际上是欧依安盾安全科技公司“3+2计划”的一个缩影,“3+2计划”即:

推动3大变革:

1)由专业人员管安全变为人人管安全
2)由人工管安全变为智能为主管安全
3)由现场管安全变为主控为主管安全

注:“安全”的涵义主要是绩效——实现安全投入带动经营绩效提升的目标。

宣传2个理念:

1)允许个人犯错,但组织实现零失误。

2)通过组织进化,尽量避免个人犯错。

“3+2计划”的思想正是来自《安全简史:从个体到共生》一书,它直接指导了欧依安盾的产品研发:颠覆传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观念,转向“授人以渔,又授人以鱼”,通过智能化手段,直接解决“渔”的困境,减少了人的负担。简单地说,只有当欧依安盾的产品全面降低了安全工作的专业门槛后,才能真正实现“人人管安全”的变革思想,突破安全工作的瓶颈,帮助到广大的作业人员。

揭示时代更替的趋势 ——《安全简史:从个体到共生》新书发布插图8

本次论坛的圆桌会议中,受邀出席的专家们以《安全简史》所涉及的内容为线索,分别与作者汤凯博士就安全行业的现状与未来进行分析与思考,围绕其中的核心议题,探讨了安全智能化产业的问题与对策。汤凯博士还结合了具体的项目实践经验,就时下热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安全行业的落地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分享,并重点阐述了《安全简史》在理论层面对于企业安全管理变革的意义。

来自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武安基地安监部的温智慧部长从新兴铸管的实际项目为案例,分析了企业在安全智能化战略制定上的经验。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张鹏从技术专业角度,延伸了书中对“人工智能的知识赋能”的理解,畅谈了人工智能在知识创造和知识赋能上的作用。此外,来自中国船舶工业、北京建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核集团等大型企业、研究单位的专家领导,也都分别以自己的行业为背景,探讨了安全生产在各自行业的未来与机遇。来自国内顶尖的安全生产第三方服务机构的高管代表们也出席了圆桌论坛,并就其中的关键话题、安全管理人员的职业前景等议题进行了剖析。

在提及为什么出版这本书时,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朱美莲老师提到了书中“隔空取灰”的故事:在毫无安全保障措施的情况下,两名在数十层高楼上工作的工人,克服着从数十层高楼坠落的危险,凭着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信任,把自己的生命交到了对方的手上——其中一名工人拉住自己的工友,代替了安全带,让他“隔空取灰”。这个故事一度让现场的观众动容,也成为朱美莲老师愿意出版本书的初心。“中国数十年的发展,离不开这些基层工人大众的付出,他们在安全措施不健全、生命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他们是“个体时代”为整个组织承担了风险的真正英雄。而只要能对这些人的工作环境、安全保障的改变哪怕能起到一丝一毫的作用,那么这本书的出版,就是功德无量了。”朱美莲老师感性的谈话让人们感受到了这本书理性思维之下蕴藏的温情,也让在场的行业从业者们热泪盈眶。

最后,嘉宾们结合目前各行业在智能化领域的现状,发表了各自的观点与见闻,分享了行业经验,与汤凯博士一起,在《安全简史》的理论框架下,全面解构了我们对于安全管理的认识,预言了安全管理时代必将更替变革的趋势,洞见了下一个崛起的时代需求,也为我们重新定义了“安全”。

揭示时代更替的趋势 ——《安全简史:从个体到共生》新书发布插图10

“谨以此书,献给这个时代的英雄。”这是写在全书开头的一句话,书中类似于“隔空取灰”的故事还有很多,也映射出了“个体时代”缺乏风险防范能力的个体英雄的悲凉。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安全简史》更是一部英雄的挽歌,它于旧时代的黄昏为“个体时代”的英雄正名,又在“共生时代”的黎明前夕奏响了新生的乐章。